当前位置:首页 >>  新闻信息 >> 详细内容

灭火器维修的标准步骤及注意事项


01 国家灭火器维修标准


灭火器作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设备,其维修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444-2008《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》的规定,一旦灭火器出现机械损伤、明显锈蚀、灭火剂泄露、被开启使用过或满足其他维修条件,必须立即进行维修。这确保使用中的安全。

同时,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95-2015《灭火器维修》也明确了灭火器维修的六个关键步骤。为了明确灭火器维修的触发条件,这些步骤确保了维修的及时性和专业性。

◉ 维修步骤概述

灭火器维修的六大关键步骤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。这些步骤包括拆卸、灭火剂回收处理、水压试验、部件更换、再充装以及完善维修记录与标示。通过这些步骤的指导,维修工作能够更加系统化和专业,确保维修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。


02 详细维修步骤

◉ 拆卸与检查

在拆卸灭火器时,务必穿戴防护服、安全面罩等防护措施,以确保操作安全。首先,拔掉安全阀,卸下灭火器软管,并将灭火器喷嘴与卸压仪器接头相连结。随后,按住灭火器压把进行喷射,以释放内部压力。拆卸完成后,需对灭火器气瓶(筒体)内部进行细致检查,确保各部件没有缺陷。

◉ 灭火剂处理

对于内部残留的灭火剂,应进行妥善的回收处理。这是为了保护环境,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。不同类型的灭火剂应进行分类,以便进行后续的妥善处理。

◉ 水压试验及更换

对确认未达到报废标准的部件需进行水压试验,以确保其安全。在水压试验过程中,若发现缺陷则及时进行更换。更换的零部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,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◉ 再充装与记录

在进行灭火剂再充装时,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定,确保其合规性和安全性。充装的灭火剂必须与原生产企业提供的特性保持一致,保证灭火器性能的稳定。


03 完善记录与标示

为了实现对每一只经过维修的灭火器的可追溯性,维修记录和标示必须完善且详细。维修记录应保存期限为5年以上,并包含详细的维修信息,如维修编号、灭火器型号、更换的零部件明细等。

每只经过维修并出厂检验合格的灭火器,都应加贴统一的维修合格证。合格证的信息包括维修编号、总质量、项目负责人的亲笔签署以及维修完成的日期等。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维修的规范性,也能保证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追溯。